2月18日下午,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翹首以盼的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(以下簡稱“綱要”)終于公布。
從空間來看,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廣東省的9個城市和港澳兩個城市,總面積達到5.6萬平方公里,這11個城市已經在交通運輸、人才、信息和自然資源配置方面達成了一定程度的聯通,但要建設形成世界級城市群、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、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、宜居宜業宜游的優勢生活圈甚至支撐“一帶一路”的建設,大灣區需要進一步加強互聯互通。
在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中,“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”成為一個章節的內容,其中包括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、優化提升信息基礎設施、建設能源安全保障體系、強化水資源安全保障。
作為信安人當然要抓住優化提升信息基礎設施的重點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暢通對外聯系通道,提升內部聯通水平,推動形成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銜接順暢、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,來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綱要中詳細介紹如下:
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。推進粵港澳網間互聯寬帶擴容,全面布局基于互聯網協議第六版(IPv6)的下一代互聯網,推進骨干網、城域網、接入網、互聯網數據中心和支撐系統的IPv6升級改造。加快互聯網國際出入口帶寬擴容,全面提升流量轉接能力。推動珠三角無線寬帶城市群建設,實現免費高速無線局域網在大灣區熱點區域和重點交通線路全覆蓋。實現城市固定互聯網寬帶全部光纖接入。建設超高清互動數字家庭網絡。
建成智慧城市群。推進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和珠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,加強粵港澳智慧城市合作,探索建立統一標準,開放數據端口,建設互通的公共應用平臺,建設全面覆蓋、泛在互聯的智能感知網絡以及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、空間信息服務平臺等信息基礎設施,大力發展智慧交通、智慧能源、智慧市政、智慧社區。推進電子簽名證書互認工作,推廣電子簽名互認證書在公共服務、金融、商貿等領域應用。共同推動大灣區電子支付系統互聯互通。增強通信企業服務能力,多措并舉實現通信資費合理下降,推動降低粵港澳手機長途和漫游費,并積極開展取消粵港澳手機長途和漫游費的可行性研究,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基礎支撐。
提升網絡安全保障水平。加強通信網絡、重要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保護,增強信息基礎設施可靠性,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。積極推動先進技術在香港、澳門、廣州、深圳等城市使用,促進保密通信技術在政府部門、金融機構等應用。建立健全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預警機制,加強實時監測、通報預警、應急處置工作,構建網絡安全綜合防御體系。
深圳網信安協會致力于持續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,為信息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。正如協會的宗旨:以深圳市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內企業為服務主體,以平等互利、優勢互補、資源共享、合作共贏為原則,致力于優化行業環境,倡導行業自律;整合產業資源,促進會員之間、政企之間信息溝通和業務合作;推進深圳市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,促進網絡與信息安全行業健康、可持續發展,提升深圳網絡與信息安全行業的國際化水平。